前11月成交商品房56610套 成都楼市逐月回暖

成交面积
11月环比上升一成
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额虽然比去年同期要低,但仍高于2006年,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地震后我市及时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增强了市场信心,避免了市场的大幅下滑,观望氛围慢慢消散。
调查显示,震后的6-9月,全市商品房月均成交量为116万平方米,与震前的1-4月基本持平。11月份,全市成交商品房123万平方米,环比回升10.4%;其中成交商品住房108万平方米,创地震后新高,环比回升15.3%。中心城区成交商品房58万平方米,环比回升10.9%;其中成交商品住房46万平方米,环比回升15.3%。根据最近二十多天的成交情况,12月份商品房成交量还将有较大幅度回升,全市可望达到160万平方米左右。
成交价格
中心城区上月回调至5297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市场步入周期性调整以来,我市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调整销售价格,加大促销力度,迎合市场需求,保持了市场交易的连续性。据介绍,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11月份已回调至4357元/平方米,中心城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11月份已回调至5297元/平方米。近期环比降幅已逐渐减小。
从购房者的年龄分析,首次置业人群购房面积逐月上升,20-40岁人群成购房主力军。从8-11月的统计数据看,20-40岁人群月购房总面积都超过了12万平方米。而30-40岁年龄层购房面积超过30%,40-50岁年龄层购房面积在6-8万平方米,所占比例超过15%。
最热户型
90m2以下占总成交量63.6%
小户型受首次置业者欢迎。1-11月,中心城区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累计成交36004套、276万平方米,分别占总成交量的63.6%、51.6%,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5.6和15.9个百分点。其中80-90平方米户型成交20522套、178万平方米,分别占总成交量的36.3%、33.3%,市场份额远高出其他户型。
购房人群
外地人买走4成成都房
受政策鼓励,近期外地人尤其是省内其他市、州人员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商品住房的信心明显增强,购房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五城区人员每月在我市购买商品住房的比例占了50%以上;而外地人在中心城区购买商品住房的比例从8月份的34%左右逐步攀升到11月份的41%左右,已恢复到去年水平。11月份,全市成交二手房27万平方米,比10月份回升20%;其中成交二手住房20万平方米,比10月份回升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