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城给成都房地产的伤害

 

春哥昨天在湖北受审了,估计再也不回成都了。

我向来爱以同理心去推人置事。比如要去餐厅吃饭,首先要看厨师会不会吃卖给食客的菜,如果厨师都是给自己小炒,那多半卖给我的是潲水油。看待一座城市的生活,也必须得看主导者是否准备在这里长期生活。

在春哥受审时来说坏话,并非我的情操。当然成都这十多年挺好,西部发展最快的城市,政府效率有口皆碑,500强纷纷落地,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在城市化的PK中,跑在中国城市公司平均线前面。当然我更不会去讨论他的罪,法院最权威。

春哥走了,却不是轻轻的,他留下了很多东西,需要来说一说:

105年开始的高密成都政策,让这座城市永失休闲。

自成都实行向高向密发展之后,成为这座城市永远的痛。动辄5.06.0乃至7.0的住宅容积率(虽然地震之后有调低一个点),我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密度带来的生活方式,这造就了一个33层、每层6户的单元,住着198户,如果每户3个人计算,则一个单元住着600人。

这种政策,有效的提高了地价,增加了政府和土地持有者的收入,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楼面地价,从而让成都楼市均价从未超过1万。

但据我的见识,成都的容积率是全中国(还可能是全球)最高的,我查过住建部关于经济适用房的容积率限制,没超过3.5。也即是成都许多高端住宅,舒适度还不如别人的经济适用房。

春哥走了,但成都留下了令密集恐惧症者恐惧的密集楼盘。事已至此,休闲所需要的居住尺度已是奢望,业主们还是先习惯上下班高峰期,自己的小区如同万达广场入口那样的拥堵吧。

2、滥用招商引资政策,让成都的商业库存,成为世界之最。

人们已经对成都的商业过剩,早有见识。但可能并不知道,成都为何有那么多的商业?

因为招商引资项目,就可以绕开土地拍卖,而以挂牌等其他方式来降低地价。而招商引资的前提,就是土地的商业部分,要超过51%。不论你是做酒店、写字楼或者综合体。

所以从目前成都商业的库存来看,就可小心翼翼的去猜想,当年有多少地,是避开了公开拍卖,而以招商引资方式,廉价取得。

春哥走了,留给成都人逛不完的商场,住不完的酒店,办不完的公。

3、看得到的都高大上,看不到的其实落后很多年。

开车从人民南路一直往南,夜色下的霓虹灯,让成都有了国际气质。当然这是给友人看的,如果给生活者看,那是另外一回事。

新市长再提城市细胞概念,意思要普及完成城市角落里的断头路、邻里中心、学校、公园等市政设施,让成都人在自己的社区,也能幸福生活,不必没事往城南跑,即远又添堵。

 

意思是以前这些基础的、老实的城市基本功,做得不及格,需要他来补课。也许新市长并不知道,09年,成都已经做过一次,打通城市断头路轰轰烈烈的行动了。但还是很多路没有打通,很多小区并没有办法日常生活,即便它就在三环路以内。

按理说,城市土地出让所得,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做城市建设的,而提供城市配套综合能力,就像一家人不管有没有钱,都要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一样,是城市管理者最基础也应该最老实的工作。

春哥走了。走之前把成都拉到了1.5线城市的地位。但其实成都的生活肌理,部分达到了2线水平,部分甚至还不如3线城市。

1)、交通综合改造,晚于贵阳、合肥这些城市。2环高架、地铁、高速和城市主干道的接驳,做得太晚,在成都车辆保有率很大了再补课,那成都只会变成堵。即便如此,到温江还是只有光华大道,到城东还是只有成龙大道,到城北还是只有北新干线。只有成雅、成彭、成绵少得可怜的高速路,接驳到了二环。

2)、教育配套落后令人叹惋。除了城南的教育资源相对多一点,但是高密发展之后,春哥并没去计算过,人口密度和教育资源的关系。春哥只想卖房子给新成都人,没考虑过他们买菜问题、健康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春哥走了后,你来到春哥的成都,除了交付给你的房子之外,交通、运动、健康、读书、买菜,只有多等几年了。希望在等的过程中,没有因为地卖完了,也就没人管了。

4、春哥给成都留下了彭州。

这是专门想要讲但不能讲的,所以单列吧,具体内容请脑补。在大盆地。

审判的新闻上,重点交代了春哥主要帮康师傅跑腿。我想一个厨师可能会受制于厨师长,但是从职业道德来说,厨师要吃自己做的菜,裁缝得穿卖给顾客的衣服,医生要吃自己开的药,农民得吃自己田里的粮食,老师教别人的儿子要如同自己的儿子。

但是春哥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操守,对成都的伤害和最基本生活的漠视,只能证明他没有想过要永远的做个成都人,诚如他所愿,他再也回不到成都了。只是相对于厨师的菜、裁缝的衣服、医生的药来说,高密度的建筑、超体量的商业和不会跨的烟囱,无法随着城市最高长官的行踪而被带走,也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逝。

不送了,成都正在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