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放式街区的围墙启示

      国内“拆围墙”受热议之际,且看美国街区制也有围墙。

  做了几百上千年配角的“围墙君”大概没想到,今朝今日它也能做回主角,挤占各大主次媒体,成为街谈巷议的“头条”。看着各家论辩,我突然想起《芈月传》里秦王广收天下饱学之士的“四方馆”,一时真有百家争鸣之感。不管论点是正是反,不管围墙是封是拆,至少也可以说明,国内的舆论界还是非常“开放”而包容的。

  不是围墙惹的祸

  “围墙”发酵后,我特意去居住的周边转了转,看看“欧美到底有没有围墙”?然后,我很失望地发现了围墙存在的事实。

  我居住的地方是加州湾区的一个三级小城。说三级,是因为加州的行政区划上,州下设郡,再有市,我们属于Pleasanton City, 一个典型的美国小城。这里的公共机构比如图书馆、市政府办事机关的确没有围墙,但是所有的学校,都有金属网围墙将教学区封闭,除接送时间外,旁人不得进入;这里的私人独栋住宅用的是自己的木栅栏;而很多成规模统一开发的小区沿着马路四边也会有木栅栏或铁艺栏杆或其他设计围合起来。事实上,国内围墙样式最多、为业界津津乐道的绿城,其很多关于围墙的做法也是仿照了欧美的高档社区。

  所以,若要单纯将城市的封闭和拥堵的交通算在“围墙”头上,似乎有点不妥。房地产商建造社区是要经过规划设计方案报批的,其重点就包括交通组织、大门设计方案报批。纵然有围墙,但是规划阶段就把围墙长短、小区出入口,小区内部交通组织和城市交通线路统筹考虑不就行了?

  所以,围墙没错,错在小区出入口设计! 我们的确需要一个让社区和城市之间交通都非常方便的方案,这个方案不能只想到惠及城市,更应该惠及社区居民。就如同我看在Plesanton小城看到的:小区四周若沿马路,均会设置道口,或供机动车出行,或供人行;为了方便入学,学校的金属网也朝着居民区方向开了后门。

  而我们为什么不能沿马路设置很多方便的出入口呢?原因除了没有硬性规定外,其实很简单:设大门的地方,必定设“门岗”,设门岗就得有人站岗,而且一个岗就得按2-3人配置。小区物业运营成本中人员薪酬一般占到1/2-2/3,而秩序维护队员又占到其中近一半。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物业费又必须有限利用的情况下,开发商必然考虑尽可能减少大门数量。

  可是,如果围墙都不建了,我们还有设置门岗、雇佣那么多人的必要吗?事实上,在我居住的地方,除了相当重要的政府机构,比如郡政府,有保安职守,并需要安检外,我几乎没有见过与围墙配套的“门岗”以及“门卫”、“秩序维护队员”的存在。我曾居住过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的、纯租赁公寓社区,这个社区配置了绿化、保洁、维修人员,但没有一个秩序维护队员。

  我不知道把秩序维护队员的薪酬节约下来用于小区物业管理或市政建设的其他方面是不是可以事半功倍?但我知道国内的秩序维护队员更多的其实承担了访客查询、形象展示、接收快递、车辆引导,甚至帮业主搬东西的职能,至于小区安全防盗则很难肩负其职,而物业也担不起。

  开放的关键

  应该开放的究竟是哪里?

  Pleasanton是我见过规划非常好的小城。这里非常方便,购物,学校,医院全在10分钟车程以内,但是最让人觉得惬意的是它遍布全市,近40个“开放”的城市公园。公园设计并不复杂,没有哗众取宠的湖泊、假山,但是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特色的儿童游乐场,有弯曲的跑道,有大片的草地供各种球类运动,还有篮球场或网球场或滑板场。虽是大树和草坪结合的原生态设计,但参与性都非常强。

  最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每个学校,不管小学、初中、高中,其旁边必定有一个开放的公园,学校的围栏封闭的只是教学区域,公园既是学生放学后的嬉戏世界,又是市民休闲场地。每个晨昏,各种肤色与年龄的人从周边的家里走来,到这里聊天、运动、遛狗、交友。除公园外,很多公共设施譬如Amador高中拥有的数片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周末也都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共建配套

  我们呢?已建成或规划为集中绿地的市民公园比例太低、太低了。

  《指导意见》的核心精神,是要我们建设集约、和谐、宜居的城区。可见,单纯套用“街区制”的概念,把城市变成一幢幢紧挨着的高楼不是我们的目标,因为没有人会觉得旧金山压抑的街区、密集的马路是一个宜居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新的城市规划要求增加住宅区容积率,那么可否在“住宅集中”、“交通集约”的同时也考虑“公园的集约”?可否将增加公共绿地面积也列入指导要求,让景观休闲资源也在城市范围内融汇贯通?让交通更加便捷的同时,生活也更加惬意?

  从某种层面讲,那些一流的、很早就在小区内部设计建造“围合式组团”,“中央景观”和“中央广场”,以营造小区内部丰富的“开放的”邻里交流和休闲空间的开发商,倒是走在了和谐开放社区的前面。

  一句话,围墙拆掉可以,打通小区内部和外部的交通动线实现城市资源的整合利用也是方向,但需要开放的除了封闭的小区,更有我们的共建配套。

  中国城市化进程刚开始,改变我们规划中的问题,让城市变得更美丽宜居,我庆幸《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提出,也期待我们的城市规划父母官,这些主宰城市走向的画家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个个开放、多元、高效的城市生活空间。

相关信息